投资策略: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19.65%,位列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第18/28分位,涨幅基本和上证综指持平,落后创业板指达12.7%。从估值上看:目前医药TTM估值29.5倍,横向处于申万一级行业内中等水平,纵向处于医药行业历史底部,估值相对偏低。我们认为医药行业攻守兼备,当前配置的性价比较高,具体投资策略如下:1)在国家鼓励创新和科创板正式推出下,创新为医药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方向,创新产业链或为医药进攻性最强板块,重点推荐:恒瑞医药(600276)、药明康德、泰格医药(300347)、药石科技、昭衍新药、艾德生物和贝瑞基因等。2)临近2019Q1财报,关注业绩增长受医保控费影响小的偏消费属性药品,重点推荐长春高新(000661)、智飞生物(300122)、华兰生物(002007)和片仔癀(600436)等;3)坚持轻药重医策略,战略配置医疗器械板块,重点推荐:迈瑞医疗、万东医疗、鱼跃医疗(002223)、健帆生物、欧普康视和迈克生物(300463)等。
二级行业指数分化明显,医药商业和化学制药行业上涨,涨幅分别为4.41%和0.18%,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中药、生物制品行业均下跌,跌幅分别为13.77%、8.12%、2.23%、0.18%。
子行业中化学原料药、生物制品、化学制剂、中药均为上涨趋势,其中化学原料药板块涨幅最大约为5.2%,医疗器械涨幅最小约为-1.7%。
在医保后付制,医院提供过度医疗,医保基金收支压力大的背景下,政策明确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未来医保支付逐步走向精细化管理,药品和耗材成为成本端,医生开大处方有望得到一定遏制。为了控制成本,降低医保支出,临床疗效高、性价比高的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将成为首选。
行业政策:1)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医保配套措施的意见出台。要求落实医保基金预付政策;做好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的协同,对同一通用名下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则不设置过渡期,2019年支付标准不高于中选药品价格;完善医保支付方式,鼓励使用集中采购药品;建立医院集中采购考核机制等;2)预计9月完成今年全国医保目录调整工作。
36种药品通过谈判纳入医保,体现国家对创新药物和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斜,较大的降价幅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有很大机会实现以价换量,长期将对相关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市场拓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超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低于预期风险。
2017年以来,医药行业政策改革力度不减,“两票制”和公立医院改革等政策纷纷出台,深化医保支付改革政策出台、纳入医保的谈判药品落地,医保领域改革持续发力。
对于2019年的医保工作安排,表示要把更多救命的好药纳入医保,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启动2019年目录调整工作,预计今年9月份完成;3)首家医药公司表态赴科创板上市,复旦张江计划募资6.5亿元,其中2.3亿元用于海姆泊芬美国注册项目,2.4亿元用于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持续发展项目,1.8亿元收购泰州复旦张江药业有限公司少数股权项目。
医药生物板块整体市盈率37X,较去年同期略有回落,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71%,溢价水平收窄,市盈率和市净率仍位于2012年以来的中位水平。对比子板块的情况,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估值相对较高,中药和医药商业板块估值相对较低。
行情回顾:上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0.7%,跑赢沪深300指数约3.2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医药行业仍受医改政策影响较大,整体上未能走出独立行情,上半年市场偏好消费属性的医药企业和业绩稳健估值相对较低的白马股,7-8月受中报业绩不达预期,以及市场风格切换影响,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医药消费和白马公司股价出现较大回调,在原料药涨价的刺激下相关个股在7-8月涨幅居前,预计后续行情仍将持续分化,低估值业绩确定性强和盈利改善的公司有望受到重点关注。
制造业增速持续上升。
本文由澳门电子游戏十大网站发布于产品中心,转载请注明出处:医药生物行业2017年中报点评:关注业绩确定性和盈
关键词: